你的肌膚屬於哪一種呢?油肌、乾肌、混和肌、敏感肌,給你皮膚的知識與判斷法!
Share
膚質知識與判斷法!你是哪一種膚質?知己知彼才能對症下藥!
您的皮膚獨一無二,沒有人的皮膚會和您一模一樣。但您仍然屬於五種膚質類型(油肌、乾肌、混和肌、敏感肌、中性肌)。幾乎所有皮膚類型,都可以透過保養品讓皮膚變得更加平衡,但不是每種保養品都適用於每種肌膚,每個人的飲食、生活環境、作息不同,膚質狀況同樣會有差異。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外顯器官!"
它無時無刻根據氣候、飲食或生活壓力等種種因素而改變,不會一直停留在同一種膚質狀態,即使是皮膚最好的中性肌,也有可能出現皮膚太油或太乾甚至變成敏感肌的問題,也因此導致大家很難判斷自己的膚質。
"以下先介紹肌膚的基礎結構-皮膚三大層與表皮五小層"
一、表皮層
為皮膚的最外層,最主要由角質細胞組成,內含黑色素細胞。最外層的角質層可以防止皮膚遭受外界傷害。
1⃣基底層(stratum basale):皮膚細胞生長、裂變以及形成黑色素保護細胞核不會受到紫外線傷害的地方。基底層,顧名思義為表皮層的基底,作為表皮細胞的源頭,不斷創造細胞向外推展,而表皮細胞轉化至無細胞核狀態的表皮時。整個循環造就了整個「表皮層」。保養常常提到的「膠原蛋白」,也是在這一個部份。
2⃣棘狀層(stratum spinosum):與基底層共同產生新細胞的地方,較為不同點在於此層介於免疫細胞與皮膚細胞轉化成多角形的過層中。除了對抗體外異物的入侵,也是淋巴液循環的場所。
3⃣顆粒層(stratum granulosum):與角質層交界時,細胞開始系入死亡(即細胞核消逝),
才與細胞膜結合並將其顆粒內物質釋放至細胞間隙形成一層厭水性薄層,即細胞間脂質,
此薄層可有效防止皮膚水份的喪失,並防止極性物質之進入。
4⃣透明層(stratum lucidum):只有手掌皮膚與腳掌皮膚有透明層。
因為角化不完全,光學顯微鏡下為具有屈折光線較強的透明層。
對於保養而言算是幾乎沒有影響的部份。
5⃣角質層(stratum corneum):在表皮最外(上)層,光學顯微鏡下呈嗜酸性多層薄膜狀構造,無細胞核狀態,
即是已死的細胞成為保護皮膚的最外層,稱為角質層。角質層是皮膚的一個吸收通路,
主要吸收溶脂性物質,尤其是油溶性的物質吸收率更高。
二、真皮層
為皮膚重要的水分來源,其組成為膠狀的黏多醣體(如:玻尿酸),真皮層內富含毛細血管、血管、淋巴管、神經束、神經末梢、感受器等。其主要分為“結締組織”及彈性纖維,結締組織使真皮具有韌性,而彈性纖維使皮膚富有彈性。
三、皮下組織
皮下組織介於真皮與肌膜之間,佔人體體重的18%左右。主要組成成份有脂肪細胞、纖維間隔和血管。皮下組織在結構和功能上是一種特殊器官,主要有保護的作用:緩沖對身體的衝擊傷害,防寒和保溫;是營養物質合成、儲存、供應的儲備庫。
提及基本的皮膚資訊後,可以理解到表皮層對於外在使用的保養品有著明顯的影響。這時我們就要來研究膚質的狀況跟影響!
"要時時觀察自己的皮膚狀況做保養,不然再貴的專櫃、醫美產品都無效"
當你使用錯誤的方式保養,很可能造成你的皮膚變質走向敏感肌等需要重新照護的窘境。
"接下來就是判斷你的肌膚基本狀況了"
在睡前清洗臉部過後,不擦任何保養品,觀察隔天早上裸肌狀況即可。因擦上保養品短時間勢必會皮膚會有直接影響。
再來我們從T 字部位+雙頰的「出油狀態」判斷
肌膚每個部位出油量都不同,透過觀察皮脂腺分泌相對旺盛的T字部位(額頭、鼻、口、下頜),就能輕鬆簡單分辨自己的膚質狀況囉。
「乾性肌膚」「中性肌膚」「油性肌膚」「混合性肌膚」「敏感性肌膚」
📌中性肌膚: T 字部位不油也不乾,臉頰就像剛洗完臉一樣柔嫩
中性肌膚屬於百年一見的天生麗質,不乾不油,呈現表裡透紅的美感,膚質細膩、毛孔較小、色澤紅潤。但若不注重保養,皮膚也會問題多多。中性皮膚要做好肌膚基礎的日常保養,生活作息規律,保持最佳勝利狀態。
✅Tip:使用溫和的去角質可以去除髒污及老廢肌膚細胞,以臉部乳液輕輕按摩提升循環能力。
📌乾性肌膚:T 字部位與臉頰都沒太多出油,甚至有脫屑、緊繃感
比起油性肌膚和中性肌膚,乾性肌膚最需要細心呵護,因為它容易緊繃且乾癢,而肌膚缺水易產生小皺紋細紋,對於外界溫度和濕度的反應最大,所以乾性皮膚一定要提前將護膚品準備好,避免提早老化。
✅Tip:使用含有自然油脂的保養產品能放鬆肌膚,而有防曬係數的日霜可以讓肌膚免於紫外線輻射傷害。
📌混和肌膚:T 字部位與臉頰出油狀況不一致
擁有混合性肌膚的人通常鼻翼兩旁的毛孔較粗大、T 字部位容易出油、長粉刺,但比乾性肌更不容易產生皺紋。在護膚方面可以區分給肌膚不同的保養,對於乾燥部位除了更多補水保養外,可是當地選擇營養成分較豐富的護膚品,而偏油部分則可以繼續使用清爽護膚品,也可以選擇特別適合混和性肌膚使用的保養產品。
✅Tip:使用任何臉部保養產品之前,請徹底清潔肌膚,使用微溫的水,而非熱水或冷水。
📌油性肌膚:整臉都有油膩感
油性皮膚的清潔很重要,可以延長深層去脂面乳在臉上的停留時間,讓油脂和灰塵從毛孔中徹底清除。油性肌膚使用特殊、抗菌的清潔及保養產品,除了要注意清潔與控油調理外,同時還要做到補水保濕,可以修護肌膚的自然平衡。
✅Tip:使用控油效果較強的日霜或乳液減少臉上油光,臉部定期去角質及敷面膜,千萬別自己擠粉刺和痘痘,容易引起感染發炎情形,一不小心就留下難看的痘疤唷。
📌敏感肌膚:容易受外界刺激,會感覺緊繃發癢,局部紅腫等過敏現象
敏感肌其實不能算是膚質的種類,而是皮膚的「狀態」。若想確定自己是不是敏感性肌膚,更好的方法是至皮膚科門診尋求協助,由專業的皮膚科醫師評估。
✅Tip:在日常清潔保養上,建議挑選溫和不刺激的成分,可選用特殊保養產品,鎮定肌膚,同時強化屏障,讓肌膚更有抵抗力。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既然知道皮膚的運作道理跟分類,接下來就是詳細去處理相關的問題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