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酒精消毒洗手到手過敏?該怎麼減緩?防疫洗手護手秘訣告訴你
Share
目前的疫情時代,勤洗手與使用酒精、消毒水(次氯酸水)、臭氧水消毒已經變成防疫全民運動,但時常使用酒精、肥皂、洗手乳等產品,會有不少人出現皮膚乾燥、紅腫甚至溼疹等過敏反應,該如何緩解與改善?以下秘訣分享給你。
手部清潔、環境清潔篇
1. 酒精手部消毒要噴多少量才夠?
若要使用酒精來清潔肌膚,基本上按壓噴頭1~2次即可,特別是常常會接觸到物品的手部,更要盡量都噴灑佈滿,多數人認為只需噴一點點即可,但其實若沒有噴足,酒精的清潔與抑菌效果就會減少。而酒精噴灑後記得要立刻搓開或是抹開,若等到酒精揮發後才抹開,其抑菌效果反而會消失。
2.洗手要洗多久?怎麼樣才能洗乾淨?
「洗手」是現今大眾最提倡,且清潔上最完全的方式,使用具有清潔力地洗手乳或肥皂,接著藉由搓洗的過程除去病菌。洗手的方式建議落實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所制定的洗手順序 —「內外夾弓大立腕」。且洗手時間建議至少需要40~60秒(約唱一首ABC歌的時間),後續的沖洗也記得將手擦至全乾。
3.消毒水(次氯酸水)能直接用做手部清潔嗎?
基本上不建議直接拿來使用在人體上,因為其成分的關係,容易刺激肌膚誘發皮膚發炎、紅腫,次氯酸水多數是用來清潔環境、物品與食品包裝。但如果不小心碰到,只要接觸的時間不長,就不用太擔心。若要做居家環境與物品清潔,建議可以佩戴手套,這樣也可以降低碰觸到肌膚的機率,甚至是咬手的狀況發生,更要注意的是,次氯酸的保存期限較短、穩定性較差,可以的話需要存放在不透光的容器或是陽光無法直射到的地方,更要小心孩童玩耍時觸碰到或誤食。
4.若對酒精過敏、濕疹、異味性皮膚炎者,該如何進行手部清潔消毒?
如果表面皮膚已經有發炎或感染的症狀,就不建議再噴酒精或使用乾洗手(裡面多會含酒精成份)。建議採用以肥皂洗手的方式,或是使用超電解還原水。
超電解還原水EcoWash只有單一成分— 水。對於敏感肌、濕疹、異位性皮膚炎者都可以使用,無任何刺激成分、無香料、無酒精、無毒,可直接接觸肌膚,採用獨家電解法製取高濃度氫離子PH12.5水,可輕易滲透細菌和病毒,抑制對抗病菌細胞生長,使病毒和細菌破裂而死亡,達到長效防護效果且安全不刺激。
護手篇
1. 頻繁的使用酒精與清潔劑,可能會對皮膚造成哪些傷害?
多數為急性或慢性接觸性皮膚炎,或是導致肌膚乾燥、粗糙。
發炎徵狀有:起紅疹、癢、浮腫、水泡、濕疹等現象。較為少見的還有缺脂性皮膚炎、過敏性接觸皮膚炎等等。
Q2:潔手後該如何護手最有感?
不論是使用酒精、乾洗手還是肥皂濕洗手後,可以使用護手霜或乳液作保養,但若平時清潔後使用乳液還是覺得乾燥,可以使用油性產品(美容油、身體油)滋潤肌膚,但若是使用Eco Wash作清潔,因為其本身成分只有水,就無需特別使用護手霜或是乳液等產品。
Q3:如何緩解手部肌膚出現乾癢、紅腫等不適現象?
先確認是否是酒精等產品造成的不適,若是,則建議改用低刺激性的產品。或可選擇配戴拋棄式手套,完全阻隔接觸性傳染。
使用含有舒緩效果成分的產品也可以緩解不舒服的感覺,如蘆薈膠、玻尿酸,或是冰敷,可以馬上緩解皮膚發炎的狀況。但如果狀況太嚴重,建議儘早就醫治療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